拉鏈已經是現代時裝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,它方便好用,簡潔大方,受到人類的普遍喜愛。自從有了拉鏈,它便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是上世紀重要、最實用的發明之一。在享受拉鏈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,有沒有想過拉鏈是怎么來的呢?是誰什么時候發明了拉鏈呢?下面億豐拉鏈廠就為您介紹一下拉鏈的起源。
拉鏈是怎么來的呢?
拉鏈的出現是一個世紀之前的事。當時,在歐洲中部的一些地方,人們企圖通過帶、鉤和環的辦法取代紐扣和蝴蝶結,于是開始進行研制拉鏈的試驗。
拉鏈的發明雛形,最初來自于人們穿的長統靴。十九世紀中期,長統靴很流行,特別適合走泥濘或有馬匹排泄物的道路,但缺點就是長統靴的鐵鉤式紐扣多達20余個,穿脫極為費時,人們穿好一件外衣或一雙靴子之前,有時要整理外衣背面或皮靴邊沿的幾十個鈕扣。為了免去穿脫長統靴的麻煩,人們甚至忍受著穿靴整日不脫下來。終于在1851年,美國人愛麗斯·豪(Elias Howe)申請了一個類似拉鏈設計的專利,但并未商品化,甚至被遺忘達半個世紀之久。
是誰什么時候發明了拉鏈呢?
1893年,一個叫賈德森的美國工程師認為他能使事情好辦些。研制了一個“滑動氏沒緊裝置”,這是拉鏈最初的雛形他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扣件,它包括一系列的扣子。這些扣子可以用一個滑動的金屬導軌來打開或關上。他把這新玩意兒叫做"鞋扣開關器",并且在1893年獲得了此項專利。這項裝置的出現,曾對在高統靴上使用的扣鈕扣鉤造成了影響。這是一個出色的構思,但并不十分行得通,但這一發明并沒有很快流行起來,主要原因是這種早期的鎖緊裝置質量不過關,容易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松開,使人難堪。賈德森早期的扣件經常卡住,同樣也經常突然公開。賈德森不斷地琢磨這一設想,同時不斷對它加以改進,并且發明了制造它的機器。但它不夠可靠,人們也沒有大量購買它。
1913年,瑞典人桑巴克改進了這種粗糙的鎖緊裝置,使其變成了一種可靠的商品。他采用的辦法是把金屬鎖齒附在一個靈活的軸上。這種拉鏈的工作原理是:每一個齒都是一個小型的鉤,能與挨著而相對的另一條帶子上的一個小齒下面的孔眼匹配。這種拉鏈很牢固,只有滑動器滑動使齒張開時才能拉開。 至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進一步改良無鉤式紐扣,齒部形狀改做成湯匙狀,頂端呈凸狀,末端凹狀,滑動裝置一滑就可使左右“齒狀部分”嵌合,再滑回則分開,稱為“無鉤式二號”,并且設計出制造齒狀部分的機器,大批量生產這種紐扣。致力這方面研究的發明家不只出現在美國,其中和森貝克最后成品最接近的有蘇黎世的昆木思及福斯特在1912年的專利品,不過,都沒有像無鉤式二號成為商品。
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給新產品帶來了新的機會,軍人的置錢腰帶使無鉤式二號的需求增加;空軍飛行裝采用無鉤式二號不但可節約材料,而且防風效果更好;海軍的救生衣也采用無鉤式二號。公司經改良后推出奇妙靴,其特點是只要拉一下就能穿或脫。 營銷人員對奇妙靴的稱呼不甚滿意,想找個更能顯示其特色的名字,經理一時靈感,想到“Zip”這個擬聲字——物體快速移動的聲音,便將奇妙靴更名為拉鏈,此年是1923年,后來“Zipper”——“拉鏈”就成為所有類似無鉤式紐扣產品的總稱。此后,成衣業才漸漸采用拉鏈。 拉鏈的制造技術隨著產品的流傳而逐漸在世界各地傳開,瑞士、德國等歐洲國家,日本、中國等亞洲國家先后開始建立拉鏈生產工場。
以上由億豐拉鏈廠為您介紹的拉鏈的由來以及是誰什么時候發明的?希望能幫助您更加深入的理解拉鏈。東莞市億豐拉鏈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年,經過十多年的不斷努力、研發、積累了豐富的拉鏈生產經驗。公司正不斷地開發和創新,擁有自主品牌“YFA” 。現產品有金屬拉鏈、膠牙拉鏈、鉆石拉鏈、尼龍拉鏈、歐牙拉鏈、瑞士牙拉鏈、雙骨及隱形拉鏈,品種齊全,歡迎來電訂購!如果您想更加理解拉鏈是怎么來的呢?是誰什么時候發明了拉鏈呢?請致電億豐拉鏈:13826902682(熊先生),或登陸億豐拉鏈官方網站:http://www.yifeng-yfa.cn/ |